身份证阅读器

中软高科-证卡识读第一品牌

媒体资讯

NEWS

二十年匠心铸就安全壁垒!中软高科领航证卡票签产业核心技术攻坚

栏目:公司新闻发布时间:2025-07-04访问量:11次

近日,中国网专题报道我国证卡票签安全识别产业二十年发展成果,重点点赞中软高科作为行业代表的突出贡献!二十年来,中软高科始终紧跟国家战略,在防伪识别、数字加密等核心技术领域持续突破,为身份证、金融票据等关键领域筑起“安全长城”。


中软高科

2025年4月23日至29日,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证卡票签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证卡票签安全识别产业发展二十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两场专题会议。会议汇聚外交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等49家单位的百余位专家代表,共同回顾行业发展历程,研讨技术创新方向。作为我国证卡识读领域的标杆企业,郑州中软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受邀参会并展示多项创新成果,其技术实力获得与会专家高度评价。










行业权威共话二十年发展


会议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执行副会长、证卡票签专委会理事长王耀华主持。多位行业权威专家发表重要观点:

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理事长殷荣伍指出,证照防伪技术已实现从传统材料到智能信息的跨越式发展,当前需要构建“源头可追溯、过程可控制、风险可预防”的全链条安全体系。

多维身份识别与可信认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恒系统梳理了中国证件发展的三个阶段:防伪阶段、电子化阶段和数字化阶段。他强调,二代身份证和电子护照是重要里程碑,未来需要重点推动AI技术在安全识别领域的深度应用。

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尤新革分享了中心在安全印务领域的技术突破,包括钞票防伪、证件安全识别等核心技术,以及最新研发的AI多媒体内容鉴伪技术。他特别指出,要加快突破技术短板,推动安全识别技术转型升级。

国家电子计算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信息产业部 IC 卡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原主任罗洪元回顾“金卡工程”,梳理了身份证、社保卡、金融IC卡等智能卡项目的发展和技术更新,强调了国产密码算法在卡安全中的规模化应用,为产业自主发展提供范例。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证卡票签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何淑伟强调,专委会应保持在行业变革中的领先地位,并以前瞻性视角审视产业现状。此外,专委会还需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主动寻求全球协作,为行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中软高科展示全栈式技术成果


中软高科高级总裁李强在座谈会上重点介绍了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融合核验系统”。该系统创新性地整合了OCR识别、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射频识别(RFID)技术,将核验准确率提升至99.998%的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全国民族运动会、全国疫情防控、杭州亚运会、粤港澳智慧口岸等国家级重大项目。









1

全栈技术突破


中软高科构建了“芯片级安全算法-智能终端-云端核验平台”全栈式技术体系:

芯片级创新:第四代智能证卡阅读器支持128种国际标准证件毫秒级识读。

量子级防护:全球首创“量子加密传输协议”,通过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EAL5+认证。

数字钥匙革新:通过NFC技术实现“一机通行”,在新疆市场占有率达60%。

2

重大应用成果


作为公安部电子证件技术标准的参与制定企业,中软高科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民生服务:社保卡“云核验”系统覆盖全国28省,减少群众办事材料提交60%。

国家安全:为粤港澳智慧口岸提供跨境人员动态管理系统。

国际影响:技术方案落地“一带一路”12国,巴基斯坦项目获该国最高技术荣誉。

3

前沿技术布局


针对AIGC伪造等新型威胁,中软高科率先提出“动态可信身份”技术路线:

构建“生物特征+区块链+量子加密”三维防御体系。

研发“城市级人证核验中枢系统”,支持亿级终端并发处理。

深度参与ISO/IEC国际标准制定,推动区块链数字身份认证发展。

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尤新革评价:“中软高科代表了中国企业从技术跟随者到标准制定者的跨越式发展。”


凝聚共识共绘未来


与会专家就行业未来发展达成重要共识:

※ 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建设。

※ 推动光学防伪技术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

※ 加快向“数字孪生”可信认证体系转型。

 作为中国安全识别产业二十年发展的亲历者和推动者,中软高科正以持续创新的技术实力,为全球数字信任体系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END


×
添加微信好友,了解更多产品

点击复制微信号

微信号:lj18039220706

复制成功
微信号:
添加微信好友,了解更多产品
去微信添加好友吧

电话

400-700-4068
7*24小时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
TOP